馬云在現場說,工業時代是知識驅動,知識的競爭;數據時代是智慧驅動,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,是領導力、擔當力、責任的競爭,是獨立思考的競爭。工業時代的教育講究標準化、規模化,未來的教育必須講究個性化、特色化。
馬云認為,學校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動物園,而不是養雞場,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,要把每個孩子培養成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學習的機器,否則他們未來無法和機器去競爭。
在這個過程中,老師將更多通過引導價值贏得尊重。馬云說," 人工智能可以代替老師批改作業,互聯網可以幫助回答問題,未來如果在人腦中植入芯片,知識根本不用教,但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愛、對學生思想、價值觀的洞察和引導是機器無法取代的。"
" 我相信這個世界永遠每一天問題都很多,未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多,但是不管多大的問題,多大的挑戰,只要教育還在一切都有可能。教育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穩定器,是人類信心最重要的保障。"
馬云在最后強調,面向未來的教育,需要培養智商、情商,更要培養愛商。機器只有芯片,只有人類才有偉大的心、有愛。這是教育的責任,也是教育的擔當。
辭任阿里巴巴董事長之后,馬云反而多了一個一輩子的工作:一輩子做教育的支持者。
實際上,雖然離開教師崗位多年,馬云形容自己對支持教育 " 一直放而不棄 "。馬云在微博上的名字是 " 鄉村教師馬云 ",他還成立了馬云公益基金會,設立了鄉村教師獎、鄉村校長計劃等,專注支持鄉村教育發展。就在昨天,他還出現在浙江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小學,這是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的試點之一。
馬云在現場不無驕傲的說," 教育是我下半輩子最重要的工作。我覺得我給自己找的工作非常重要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。"
國際校長聯盟是 1990 年在瑞士成立的全球性校長專業組織,這是該組織第一次在中國舉行大會。
瀟湘晨報記者陳張書